现代国企研究

卷首语

  • 决胜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本刊编辑部;

    <正>2025年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企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自2023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式实施以来,国资国企采取一系列举措深化改革,特别是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改革内涵、加大改革力度、提升改革实效,在加强科技创新、构建产业体系、服务国家安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70%以上的主体任务。

    2025年Z1期 No.22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聚焦_向新求质

  • 向新求质

    本刊编辑部;

    新质生产力是多要素、多环节、多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多维度创新的集中体现。“新”的关键在创新驱动,“质”的锚点在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创新能力体系,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活力。

    2025年Z1期 No.224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 发展新质生产力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高培勇;

    <正>从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定位和作用而言,国有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这一点是责无旁贷的。在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展和培育好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当下冲击和挑战,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支撑点。

    2025年Z1期 No.22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 以高质量改革任务落地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李冰;

    <正>增加值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增量贡献;功能价值反映的是对经济社会产生的综合效率;经济增加值反映的是价值创造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反映的是新质生产力;品牌价值反映的是企业的软实力。这五个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2025年Z1期 No.22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 打造创新领先的现代新国企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政;

    <正>打造现代新国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需要,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需要,是应对国际挑战和竞争的需要,是国有企业自身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更好承担新使命新任务的需要。

    2025年Z1期 No.22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 决胜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胡迟;

    <正>在“十五五”的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艰巨复杂,对国有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做出重大部署。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改革攻坚之年。

    2025年Z1期 No.22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刘现伟;

    <正>要顺应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发展格局变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发展制造新质生产力,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模式优化,巩固提升制造业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补齐关键技术环节的短板弱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幅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025年Z1期 No.22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 做好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三个治理”,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正>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央企业将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做好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三个治理”,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向稳向新、提质增效,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国资央企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Z1期 No.22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专栏

  • 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李锦;

    <正>2025年开年伊始,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求是》上发表文章《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宣示2025年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使命、新定位、新取向、新措施。这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国资国企改革精神的行动纲领,高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的国资国企改革旗帜,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功能性改革意义上走向纵深,使得国企改革突破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改革,回归国企改革本质,具有理论突破的意义。在《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以下简称“文章”)中,战略支撑能力成为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用“支撑”两个字突出了国有企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所以,这篇文章也可以称为“战略支撑篇”。

    2025年Z1期 No.224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改革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刘勇;

    <正>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聚焦国之大者、围绕自身使命责任,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与加速科技创新有效衔接、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切实把提升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围绕国之所需,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以发展实效服务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2025年Z1期 No.224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 数字赋能 助力谱写“数字国家电投”建设新篇章

    何联会;

    <正>电投数科作为国家电投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服务和支撑平台,以“建设具有一流长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数字科技公司”为目标,以卓越创新的数智化能力赋能国家电投管控水平领先,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高质量落地“均衡增长战略”,助力国家电投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2025年Z1期 No.224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 国有企业要以精益管理促进高质量发展

    王绛;王婧冉;

    <正>精益管理不仅仅关注劳动工具和技术技能,而且要求企业组织打造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能力,创建更加有效的管理体系,包括基础稳定、流程改进和问题反馈并解决,促进管理的不断提升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精益管理的真正价值在于员工能力及企业组织能力的不断提升,以生产全要素结合的方式构建新的全要素生产力。

    2025年Z1期 No.22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 重点围绕“三个集中”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赵学敏;

    <正>重点围绕“三个集中”,立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尊重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鼓励以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龙头,以市场化方式推动重组整合,实现“1+1>2”,推动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2024年1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国资央企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强调,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冲刺之年、收官之年,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增强核心功能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5年Z1期 No.22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党建

  • 群团组织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落实企业“十四五”规划任务的探索和实践——以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许高峰;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拖)开展群团工作的实践案例,探讨群团组织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的原则、思路与方法,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Z1期 No.224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聚焦增强“两个功能” 夯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根基

    赵庆;

    <正>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政治功能的“牵引”作用与组织功能的“内循环”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双轮驱动,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国有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反“四风”问题,还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全党的理想信念,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变。

    2025年Z1期 No.224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政治仪式传播视角中的“系列行走党课”

    王晓虹;苏虹;

    <正>近年来,上海国企建构起一套新型跨模态党建活动方式,这一新型模式主要通过走读红色历史、亲身体验红色文化,参与仪式性情节,在仪式体验中获得情感共鸣,产生价值认同。这一新型党建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国企的“行走中的党课”系列。仪式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生活,容纳了所有重要的象征行为。近年来,上海国企建构起一套新型跨模态党建活动方式,这一新型模式主要通过走读红色历史、亲身体验红色文化,参与仪式性情节,在仪式体验中获得情感共鸣,产生价值认同。

    2025年Z1期 No.224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党建与培训业务深度融合“五岗五融”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正>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创新性地探索实施了“五岗五融”党建与培训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力图通过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项目经理、客户经理、培训师五个纵向关键岗位功能作用的发挥,深入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党建业务“两张皮”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乎着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作用成效的拓展延伸。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期间提出的“堡垒工程”的思想精髓和“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以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实际,创新性地探索实施了“五岗五融”党建与培训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力图通过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项目经理、客户经理、培训师五个纵向关键岗位功能作用的发挥,深入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2025年Z1期 No.224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智库

  • 古代吏治关于干部选育用管的有益经验

    于米;闫远凤;

    <正>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有漫长的吏治史和丰富的治吏经验,其中不乏对今天的干部教育颇有启发的思路和做法,应该积极汲取古代中国吏治思想中的精华和智慧,充分结合新时代干部教育培养工作的实践要求,通过正面教育提升干部的“德”分和“能”分,同时完善并扎牢制度反腐的笼子,努力形成有利于干部成长的高效廉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机制。

    2025年Z1期 No.224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 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的成长路径研究——基于世界500强企业的经验做法

    杜妍;陈宁;

    <正>本文阐释了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的发展现状、战略意义。同时,基于世界500强企业的经验做法,梳理总结出世界一流企业在“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方面的成长路径,力求为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提出政策建议。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有企业快速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流企业建设初见成效。2024年11月,中国企业联合会在第七届中国企业论坛上发布了关于11个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评定中国宝武、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远洋海运、中国建筑、中国中车集团等9家国有企业均已进入世界一流企业方阵。

    2025年Z1期 No.224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地方国资国企“十五五”发展思路探讨

    陈贇;

    <正>地方国企如何谋划好“十五五”发展思路,笔者提出“1358”建议,即围绕“一个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三大攻坚”:做大国资、做优布局、做强国企;突出“五个关键词”:党的领导、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用好“八大举措”:公司治理、市场化经营机制、主责主业、盘活资产、并购重组、协同联动、开放提升、考核监管,答好担当卷、改革卷、责任卷“三张卷”。

    2025年Z1期 No.224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案例

  • 华泰证券:科技与共生文化下的绿色金融

    段志蓉;朱倩;

    <正>华泰证券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为绿色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并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结合行业及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禀赋,从金融、科技、公益等多角度发力,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的创新方式,为公司培育未来新的增长点,也为破解绿色金融发展难题贡献力量。

    2025年Z1期 No.224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 欧盟与中国绿色能源合作的样板工程——北方国际建设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实践案例

    <正>兵器工业集团在深化改革,推进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许多具有典型性与创新性的特色案例,既有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深度总结,也有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成功范例,还有加快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等宝贵经验。兵器党校(人才院)会同相关子集团和直管单位开展了典型案例萃取工作,形成一批优秀教学案例。本栏目将持续推出兵器工业集团企业实践案例与读者分享,推动经验与知识的积淀传承,促进管理和业务的创新升华。

    2025年Z1期 No.224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 监督保驾科技创新重在精准

    闫晓楠;

    <正>纪检监督部门在体系化推进高质量科技创新监督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个战略目标,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把握重点领域强化专项监督,着眼于政治生态深化标本兼治,确保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和上下贯通,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Z1期 No.224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数据思维助力政治监督精准发现问题

    肖建;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改的不断深化,精准化发现问题的难度日益增加。如何运用数据思维、统计分析,通过“死”的资料,精准发现“活”的问题,是提高政治监督精准化的现实要求。

    2025年Z1期 No.224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宜昌邦普:依靠科技进步拓出实践创新新模式

    李作凯;韩强;

    <正>短短三年,宜昌邦普公司突破动力电池循环再造技术瓶颈,突破三废协同消纳,碳排整体控制关键技能,突破电池材料行业标准制定,为国内同行业发展争得“话语权”。靠的是以人为本,进军动力电池材料领域,让有限资源循环利用,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宜昌邦普公司是宜昌在招商引资中引进的一家科技型企业。2021年10月,在宜昌投资320亿元,建厂之初就立足自身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致力在“退役锂电池循环再造、绿色低碳材料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2025年Z1期 No.224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做好科技+人才这篇大文章

    任英豪;

    <正>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笔者认为,要想做好科技+人才这篇大文章,一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科技人才激励,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人才选育用留,三是深化新质生产力要素+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2025年Z1期 No.224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视界

  • 中央企业高质量履行社会责任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李梓源;贾默骐;郑雨晨;

    <正>中央企业秉持初心,以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的同时,摆态度、显姿态、说成效,进一步突出功能价值,积极亮出近年来积极、主动、有效履行社会责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国资央企“答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九条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半数以上体现了协调、绿色、民生等可持续发展主题,引导社会关注经济效益之外的领域。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也将助力协同区域发展、稳定就业、促进民生等工作内容作为国资央企要持续发力的重要领域。

    2025年Z1期 No.224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苏贵田;

    <正>国有制造企业要着力以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布局、注重高端化发展,突出数字赋能、注重智能化发展,突出低碳减排、注重绿色化发展,突出区域协同、注重集群化发展,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加快突破,不断推动国有制造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Z1期 No.224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三华经验”:中国工业企业管理史上的光辉篇章

    蔡寅生;

    <正>“两参一改三结合”和以其为核心的“鞍钢宪法”,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成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彰显着中国兵工的智慧,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芒。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创造,珍惜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精髓,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Z1期 No.224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欢迎订阅《现代国企研究》杂志

    <正>出版周期:月刊全年12期定价:35元/期全年订阅价:420元国内统一刊号:CN11-5992/F主管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现代国企研究》杂志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期刊(CN11-5992/F)。杂志秉承“启迪国企现代思维,领航国企特色实践”的宗旨,围绕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主题,研究探讨新思想新政策新实践,是中央党校国务院国资委分校指定刊物、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指定刊物,连续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经济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是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的权威研究平台和主流舆论阵地。

    2025年Z1期 No.224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一流的金融教材才能造就一流的金融人才——读《金融市场与机构》

    李汉国;

    <正>书名:《金融市场与机构》作者:赵伟著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金融市场与机构》通常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属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主要课程,要编写普通高校使用的高质量教材,不亚于完成一项重大科研课题。因为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主要遵循,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师生教与学互动的载体。一流的教材,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

    2025年Z1期 No.224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中国兵器人才研究院(兵器党校)

    <正>建设具有国防军工特色央企一流党校、一流智库、一流人才开发机构中国兵器人才研究院(兵器党校)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党校姓党,突出理论教育基本性、教育培训先导性、履职培训实效性、战略研究引领性、技术服务专业性,推进业务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履行理论武装、战略宣贯、能力提升、建言献策、人才开发职责使命,建设具有国防军工特色央企一流党校、一流智库、一流人才开发机构。

    2025年Z1期 No.224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下载本期数据